一块来自乡镇的豆腐,如何才能摆上大城市高端超市的货架?一家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厂,又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答案或许就藏在“生态”这两个字里。近日,在湖南省生态联合会的一场交流会上,“生态认证”成为了各方热议的焦点,而新宁县安山乡的一家豆腐加工厂,有望成为这一新模式的首批“尝鲜者”。

“最严认证”为乡土特产贴上“金字招牌”
“很多人想问,我的农产品好,到底好在哪里?怎么能让消费者一眼就认出来?”湖南省生态联合会常务会长梁俊卿在交流会上开门见山。他带来的“生态认证”解决方案,旨在为符合生态、绿色标准的农产品提供一套权威、可信的“身份证”。
这套认证并非易事,它从生产环境、加工工艺、资源循环利用到社会责任都有严苛的标准。一旦通过,就意味着产品在品质和环保层面获得了官方背书,相当于贴上了一张“金字招牌”,直接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豆腐开始,试点生态认证赋能乡村产业
会议的落地环节迅速聚焦。新宁县办事处筹备委尹宏军与新宁县安山乡冬华豆腐加工厂的总经理合伙人王艳芬女士,成为了会后专项洽谈的“主角”。双方一拍即合,计划将这家地方特色的豆腐加工厂作为“生态认证”的首批试点企业。
“我们用的本地大豆,水质也好,工艺也是传统的,但以前只能卖个‘土特产’的价钱。”王艳芬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能通过生态认证,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是环境友好、流程健康的好产品,我们就有底气进军更广阔的市场,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直接带动做豆腐的乡亲们增收。”
搭建三级网络,生态事业不再“单打独斗”
此次会议不仅是讨论认证,更是湖南省生态联合会构建全省生态产业网络的关键一步。联合会专职秘书长王泽海描绘了发展远景:通过资源整合与平台搭建,将联合会的总部资源、娄底、新宁等分支机构的在地优势以及像冬华豆腐厂这样的地方企业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会-分支机构-地方企业”的协同发展闭环。
这意味着,未来各地的优质生态农产品,不仅能通过认证提升身价,还能借助这个网络进行跨区域推广和销售,彻底改变过去乡村产业“单打独斗”的局面。

记者观察: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然而,如何让“养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实现价值跃升,一直是核心难题。湖南省生态联合会此次推动的“生态认证+地方试点+网络协同”模式,无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它不再是空泛的号召,而是通过一套可执行的标准和一个支持性的平台,实实在在地为乡村企业赋能。当一块小小的豆腐都开始追求“生态认证”时,我们看到的正是湖南农业迈向高质量、高价值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来源:网易本地
推荐阅读:豆腐类土特产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s=%E8%B1%86%E8%85%90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特产君,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