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一架补光灯,一个话筒,是武绍雷的“新农具”。10月10日清晨,当陕西省安康市旬阳蜀河古镇市集的叫卖声刚刚响起,他的直播间已同步开启,将古镇的芝麻饼、农家菜等土特产,通过一方屏幕送往全国各地。一场线上“云赶集”,正悄然改变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

“大家看一下,这是蜀河的芝麻饼子,纯手工制作,饼皮酥脆、香气扑鼻!”在蜀河镇的集市上,武绍雷正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介绍着。他的直播间里,不断有网友留言询问、下单,屏幕那端连接的是一张张未曾谋面却对山货充满期待的消费者的面孔。
武绍雷介绍说,为了早晨的“云赶集”直播,他早早就到集市考察,对准备推介的产品逐一检查品相、确认价格。“今天为网友准备的柿子、手工饼、馓子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带网友‘边走边买’。”从今年5月开始,武绍雷尝试以“直播+赶集”的方式,把零散的农户产品整合起来,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直播画面随着他的脚步在集市中移步换景,屏幕上“怎么拍?”“我要十个饼子!”的留言不断刷过,后台订单也随之持续涌入。武绍雷一边逛集市,一边操作手机处理订单。尽管才清晨七点,他的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始终保持在50人以上。网友不断询问豆腐干、豌豆黄等土特产,互动十分活跃。
镜头之外,要将这些屏幕上的“心动”转化为抵达餐桌的“美味”,则直接考验着武绍雷作为“新农人”的专业能力。他不仅熟悉每一款农产品,还清楚如何把它们更好地“送出去”。
而这份能力的练就,并非一蹴而就。早在最初走家串户直播时,武绍雷就曾因产品种类单一、供应不稳定而屡受限制。一次偶然的赶集经历触动了他:集市上品类丰富、氛围热闹,何不把整个“赶集”场景搬进直播间?初步尝试后,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下播后,武绍雷立即与商户雷敏沟通产品优化:“豆腐干可以再熏干一点”“魔芋抽真空要加冰袋”“酸菜要注意防漏”……从包装到物流,他一一叮嘱,力求让每一单“土味”安全抵达。
雷敏是武绍雷合作的众多农户之一。她表示,武绍雷“态度好、讲信誉”,集市里的人都信任这位“带货主播”。据不完全统计,与武绍雷合作的农户已覆盖蜀河、白柳、仙河等多个镇街,总数超过600家。
当天上午,武绍雷在蜀河集市共完成72笔订单。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走进旬阳各个乡镇,挖掘更多优质农产品,并期待更多人加入,“一起宣传家乡、推广家乡”。
从线下赶集到线上“云赶集”,武绍雷用一方屏幕连通城乡,让旬阳优质农副产品“快步走出去”。他的实践,不仅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致富密码”,更架起了乡村振兴路上一座联结城乡的数字桥梁。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格格、李杨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陕南诗诗,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