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湖北恩施巴东县东瀼口镇刘黎的发货间里,他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电脑旁的订单打印机不停作响,3000份土家腊肠正通过冷链物流打包待发,48小时后将抵达北上广深的千家万户。谁能想到,这个皮肤黝黑、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的带货主播,三年前还是江苏某数控公司年薪30万的高级工程师。

2021年回老家过节时,父亲一句无奈的抱怨刺痛了刘黎,“今年土豆收成这么好,也没人收购,要是在大城市,还能卖很多钱。”彼时刚接触直播带货的他,看着屏幕里主播们热情吆喝、订单不断,一个念头在脑海中萌生,“巴东土特产有特色、有优势,肯定也能卖出去!”
恰逢公司效益下滑、个人遭遇发展瓶颈,刘黎毅然在2022年初辞掉高薪工作,回到东瀼口镇投身直播创业。没有团队,就拉上亲弟弟搭伙;设备简陋,一个三脚架加一台普通手机便是全部家当。
对返乡创业者而言,直播带货的起步阶段处处是坎:流量稀少、成本难控、城乡信息差造成的信任壁垒,每一项都足以让人却步。但刘黎骨子里的韧劲让他愈战愈勇。
“刚开始直播间只有几个人,几天也成交不了一单,那时候真的很焦虑。”回忆创业初期,刘黎眼角仍有动容。但他咬牙坚持,每天早8点准时开播,两个平台同步直播5小时,两年多积累下19万固定粉丝。
为打破信任壁垒、控制成本,刘黎创新采用“沉浸式直播”——亲自走进农户家挑选产品,将选品过程全程呈现。在东瀼口镇乐乡社区居民刘本清家,他拿起刚挖的土豆对老人说,“您这洋芋真好,我帮您卖到全国各地,让大家都尝尝咱恩施的马尔科富硒小土豆!”

这种看得见的“溯源模式”,让刘本清这样的农户尝到了甜头。以前自家农产品难以变现,如今通过直播带货,土豆能卖到3-6元一斤,每年光柑子、李子、洋芋就能增收 5、6千元。
“从0到1跑通后就稳了,现在每天能卖200到500单,旺季时单日销售额能达好几万。”如今,刘黎的团队已扩展到6人,形成拍摄剪辑、接单选品、包装发货的完整产业链。
2025年以来,他的直播带货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日销售额从几百元跃升至数万元,品类从富硒小土豆扩展到土家腊肠、腊肉、蜂蜜、茶叶等特色农副产品,覆盖4个乡镇,带动200多户村民增收。凭借亮眼成绩,刘黎经县委统战部推荐,获评恩施州十大好主播。
“我想把经验技巧传给更多人,扩大基地规模,提供更多岗位,让巴东更多农副产品走出大山。”谈及未来,刘黎眼中满是憧憬。
刘黎的故事并非个例。如今,巴东县正将这类“新农人”案例转化为系统性政策支持。县委统战部实施的“乡村网红”孵化工程,已培育出100多个类似“鑫明优选”的助农IP。
“我们团结引领网络人士,通过主播培训、好主播评选、寻美巴东等活动,激励人才返乡创业,以电商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巴东县委台办副主任陈晓艳的话,道出了这片土地上正涌动的新活力。
来源 : 云上恩施
巴东通联记者 : 向利、范宏霞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庆哥哥,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