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山东潍坊青州市庙子镇窦家崖村的小米迎来收获期,谷田里,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谷穗压弯了腰,农户们正趁着晴好天气进行收割。
“我种了一亩多小白谷,产量在700多斤。这个品种是老辈传下来的,颜色黄,粒子大,熬稀饭很好。”窦家崖村种植户丁秀臣说。

窦家崖村地处大山深处,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谷子的生长,加上窦家崖村多年种植经验的积淀,种出来的小米香味醇厚、粘度好、口感佳,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土特产”。
“全村有40多亩谷子,今年产量比去年要高20%。”青州市庙子镇窦家崖村党支部书记王宗和说。依托优良的产品,窦家崖村的小米知名度越来越高,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村里还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加工+销售”的路子,推动小米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我们计划加大小米产业的发展,打出大山富硒小米的品牌,进行统一的包装销售。”王宗和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庙子镇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整合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各村和农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金秋时节,“粮果”迎来双丰收。
走进青州市盛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个成熟的猕猴桃果型饱满、色泽鲜艳,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农场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分拣,将新鲜的猕猴桃销往全国各地。

“猕猴品种主要是山东农科院泰山一号,它是绿心的,比较适合北方,九分甜一分酸,今年预计一亩地在四千斤左右。”青州市盛达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成胜说。
盛达家庭农场是庙子镇猕猴桃等果品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该农场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0亩,涵盖猕猴桃、玉露香梨、葡萄等多个品种。今年,农场把工作重心放在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上,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改变种植结构,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青州市着力做足特色文章,大力发展见效快、效益好的特色种植、产业,依托当地自然和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附加值,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力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正值西梅的成熟期,走进东夏镇西夏村的西梅采摘园,一个个饱满的西梅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装筐,一派繁忙的景象。
“现在到了成熟期,一棵树大约能产四五十斤,1斤卖到6块钱,收入还是不错的。”种植户曲典智说。

法兰西西梅原产于法国,具有果实大、口感好、耐储存等优点。看好了法兰西西梅的良好市场,果农曲典智从2019年便开始移栽试种,经过6年的不断摸索,种植销售模式也不断成熟。目前该果园已成功种植法兰西西梅和蓝蜜两个西梅品种,年产量达一万余斤。
“下一步,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联系电商平台,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引进一些甜度更好的品种,扩大市场。”种植户曲典智说。
来源:大众日报
记者:石如宽
通讯员:郑秀宝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九儿,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