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全省25个“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实践案例,湖州市吴兴区“一只蟹激活一条链 富裕一方人”成功入选产品创新促共富实践案例。

近年来 ,吴兴区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核心驱动,推动湖蟹产业从单一养殖向全链条升级转型 。目前全区湖蟹养殖面积达2万亩 ,亩均效益达2.8万元,一产产值超5亿元,吸收带动从业农民4000多人 。入选浙江省首批“土特产 ”新品的白玉蟹年产量50吨 、产值超1000万元 ,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走进恒鑫水产养殖基地,3000亩标准化蟹塘波光潋滟。养殖工人立于船头,将一笼笼成蟹捕捞上岸,分装进桶。白玉蟹在其中格外抢眼:白肚、白爪、黄毛、体态饱满、壳薄透亮,透过外壳甚至能清晰看到丰盈的蟹膏与蟹黄。据了解,这一珍贵品种源于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团队在长江水系太湖蟹遗传选育过程中的意外发现。随后,团队与该基地合作,经过数年育苗研发,最终培育出基因纯正、遗传稳定的白壳新品系,使白玉蟹从实验室成功走向市场。其肉质鲜甜度较传统青壳蟹提升18%,定价超常规大闸蟹的2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启动实施“湖鲜疆养 ”,将“白玉蟹”蟹苗作为“湖鲜疆养”产业援疆项目发往新疆,年产量达12.5吨。

在品种与养殖模式创新的同时,吴兴还高度重视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推广“水草+微生物”立体种养模式,构建“水草净化水质—微生物分解转化—水草吸收营养”的生态闭环,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湖蟹提供了优良的生长条件。同时,充分利用池塘空间资源,积极探索“稻蟹共生”“湖蟹+罗氏沼虾”等多元种养模式,有效分散单一养殖带来的市场风险。
在数字化方面,吴兴推广“湖蟹产业大脑+湖蟹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基地”多业务协同模式。养殖环节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智能投喂机等设备,远程控制增氧、投饵等作业;供应链环节统一应用“浙农码”,实现从基地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追溯管理,消费者养殖日志、检测报告等信息;销售环节则借助产业大脑整合电商平台和商超渠道数据,精准分析消费偏好,指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

吴兴聚焦太湖蟹、茶叶、黄桃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发展“小而精、特而美”的土特产,积极培育名优“土特产”和“新特产”。截至目前,我区共培育省级名优“土特产”5个、“新特产”1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6个品牌入选浙江省农业品牌目录。
原标题:吴兴土特产又出圈!
来源:吴兴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盛夏霞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秋玥儿,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