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28日,“科技赋能・稻香南江——2025年长赤翡翠米专用优质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四川省南江县成功召开。会议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南江县农业农村局和四川省南江县长赤翡翠米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及产业代表共同参会。

长赤翡翠米作为南江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依托米仓山独特生态环境,已形成“优质稻种植-智能化加工-仓储营销”全产业链体系。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和种粮大户前往长赤镇与红光镇的示范基地,实地考察了长赤翡翠米专用优质稻新品种的田间表现。新品种在耐高温、株型优良、抗病性强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同行人员的一致好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平介绍,科研团队历经近三年科研攻关,累计种植、筛选了三四千份育种材料,最终成功选育出6个表现优异的后备品种。这些品种在耐高温、抗病性、抗倒伏、株叶形态及适应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尤其在今年高温条件下结实率仍超过90%,综合农艺性状显著优于对照品种。

侯家乡种粮大户侯壮荣表示,通过订单模式向企业供应长赤翡翠米原粮,收购价达到每斤1.9元,较普通稻谷高出0.6元,收益显著提升。不少农户期待今后能种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稻品种,以实现进一步增收。在科研团队指导下,当地还开展了稻鸭共生、高钙稻米等绿色种植模式示范,既保障了长赤翡翠米的生态品质,也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丁明忠介绍,院生核所的科研人员历经3年科技攻坚,选育品种中,“翡翠米1号”株型适中、香味浓郁、抗稻瘟病能力突出,亩产达620.45公斤,米质达部颁二级米标准,适口性广受好评;构建了“种质资源创制—核心技术研发—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开展了富硒高钙优质稻米试验示范;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让专合社、水稻种植户等多方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探索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模式。
丁明忠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以技术创新引领品质升级;二是以协同机制激活发展动能;三是以品牌战略提升产业价值。丁明忠强调,科技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硬核支撑,种业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他呼吁以此次观摩会为新起点,携手深耕科技育种,聚力产业升级,用科技的力量铺就南江“稻香之路”,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观摩会旨在展示新品种田间表现,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翡翠米专用优质稻新品种的生产应用和品牌价值、市场竞争力同步提升,不仅展示了长赤翡翠米产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更为推动地理标志产品提质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吴子瑜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巴中凤姐,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