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丰收季。广袤的黑土地正年复一年上演着“甜蜜的丰收”。从田间地头的翠绿茁壮到全国餐桌的香甜软糯,黑龙江双鸭山市尖山区安邦乡公立村的黏玉米凭借一场从土地到市场的全链条革新,让黑土地的馈赠走出了家乡,走进了千家万户。

黑土赋能自然馈赠育良种
公立村的黏玉米,首先赢在了“起跑线”上。这片位于安邦乡的土地,以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黑土著称,为玉米生长提供了天然养分库。加之优质水源灌溉与适宜气候滋养,让这里的玉米天生具备颗粒饱满、口感醇厚的基因。
2019年4月,40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村民抱团成立众诚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这份自然馈赠插上了科学的翅膀。合作社秉持“绿色种植、遵循自然、生态循环”理念,与黑龙江省农科院深度合作,针对当地土壤与气候特性,精心培育引进“甜糯黏玉米”优良品种。通过施用农家肥、有机肥改良土壤,让每一株玉米都在生态循环中自然生长,最终成就了那一口鲜糯回甘的独特风味。

匠心品控三小时锁鲜保原味
“从采摘到加工,必须在三小时内完成。”这是众诚合作社对品质的铁律。2021年,“公立屯”香甜糯玉米成功斩获“绿色标识”,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全程严苛的品控体系。
在公立村的加工车间,现代化设备正高效运转:真空塑封技术牢牢锁住玉米的新鲜汁水,高温杀菌工艺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完整保留了其原本的香甜与软嫩Q弹。合作社建成的速冻、保鲜冷库与仓库,配合10余台全自动包装机、杀菌锅等设备,构建起全链条现代化流水线,实现日产量15万棒的产能,让每一根抵达消费者手中的玉米,都如刚从田间采收般新鲜。
品牌突围从黑土地走向大市场如今的“公立屯”甜糯玉米,早已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特产。2022年,它凭借过硬品质入选央视《国货优品》栏目,被认定为“潜力新国货”;2023年,又斩获“龙江特产食品”称号,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在销售端,合作社走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路径。理事长栾亮亲自走进直播间,在短视频平台向全国网友推介这份黑土地的美味,让“公立屯”的香甜透过屏幕传递给更多人。如今,产品线上销量已占比80%,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从繁华都市的超市货架到偏远乡镇的快递站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数据显示,公立村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年产量800-1000万棒,年产值达1600万元,一幅产业兴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循环发展一根玉米带活一个村
公立村的玉米产业,不止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构建起“玉米种植—秸秆青储—养殖积肥—反哺种植”的闭合式产业循环。玉米秆变废为宝,成为养殖业的优质青储饲料;而养殖业产生的有机肥,又回归土地滋养玉米生长,既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又守护了黑土地的生态平衡,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每到收获季节,公立村的田间地头与加工车间总是一片繁忙景象。一箱箱包装精美的“公立屯”甜糯玉米,承载着村民的致富希望,从这片黑土地出发,奔赴全国。这根小小的玉米,不仅让更多人尝到了东北的香甜,更书写了公立村依托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这份来自黑土地的美味,必将香飘更远,惠及更多人。
来源:双鸭山日报
记者:吴迪、杨启坤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豆叔,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