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九台:做优“土特产” 做强“大产业”

金风送爽、稻浪飘香。8月16日,聚焦“四个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九台区“土特产”招商引资推介会在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奏响了丰收的凯歌。

推介会汇聚了政、产、学、研各界力量,全面展示九台区“土特产”产业发展成果,吸引了来自各省市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130余位代表参加,共同推动项目合作与资源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九台区“土特产”招商引资推介会(吕双岐 摄)
图为九台区“土特产”招商引资推介会(吕双岐 摄)

打造更多“爆款”九台土特产

推介会在一首《九台百珍赋》中拉开帷幕,雄浑厚重的文化底蕴与鲜活的乡土气息交相辉映,生动展现了九台“土特产”的丰富内涵。

一方水土一方味。九台,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得“一江一河”温润滋养,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禀赋独特,其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更是为这些“土特产”注入了十足的底气。

深入贯彻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理念,推动传统物产蝶变升级,九台贡米、鲜食玉米、林下参、棚膜蔬菜、梅花鹿、林果……近年来,九台区打造了一大批叫得响,品质佳且极具辨识度的珍品,成为展现九台地域文化的金名片。

推介会上,九台“土特产”专班办公室主任李巍细细地讲述着九台“土特产”的独特品质:

悠久的稻米种植历史,33.8万亩的优质稻田,孕育了九台贡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的品质;

享有年均3000小时充足日照,配合8%有机质的肥沃黑土,使九台鲜食玉米甜度比普通玉米高出30%;

15万亩优质林地是九台人参生长的理想之地,2095亩林下参种植面积为九台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绝佳环境;

依托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良种繁育与成果转化中心,为梅花鹿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露地林果品牌优势显著,通过建设新果品基地、标准化园区,年产水果达3万吨,成为“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响”的露地林果典范。

柳边土韵千年未改,九台贡礼待君共鉴。“九台的每一份‘土特产’都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机遇。”李巍说,九台有着成熟的产业链条、过硬的品质保障、广阔的市场空间,更有“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诚邀各位企业家朋友投资九台、兴业九台,共同将这份来自东北黑土地的深情馈赠,转化为共兴共荣的发展动能,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九台实景。

图为九台贡米(吕双岐 摄)
图为九台贡米(吕双岐 摄)

打开“土特产”发展新空间

一份份土特产,既承载着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映照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提高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到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再到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措施,九台区正加速创新优化产品供给,打开“土特产”发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推介会上,长春市九台贡米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九富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就九台贡米现代农业产业园、肉牛产业融合发展养殖场招租、居民生活保供冷链物流低碳产业基地招租等重点项目进行推介,引发在场企业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九台贡米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于今年3月27日正式获批。

该园区覆盖九台区其塔木镇、上河湾镇、龙嘉街道等9个乡镇(街道),以松花江流域为主,打造生态涵养与农旅融合景观带,构建智慧稻米加工仓储核心和农文旅产学研发展核心,建立多个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的九台贡米优质原粮基地,一幅“一带、两心、多基地”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蓝图正徐徐展开,让九台贡米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实现全产业链的融合与提升。

在随后的签约仪式环节中,招商引资与购销合作两大板块共达成十项合作。

其中,70万套种鸡育繁推一体化项目位于九台区上河湾镇干沟村,计划投资4.32亿元,投产后年增商品代肉鸡雏7000万只,将助力上河湾镇成为东北种鸡生产第一镇;

贡米精深加工智慧工厂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低GI营养米、儿童营养米线等生产线,补全稻米深加工短板,助力贡米品牌发展;

吉林省梅花鹿种质创新、高值化利用及质控体系构建重点实验室项目,建成后可饲养梅花鹿10000头,年产鹿茸约40吨、自繁仔鹿3500头、冻精10万剂,带动养殖户千余户;

冬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处理鲜冬瓜超5000吨,生产冬瓜蓉2000吨、冬瓜籽50吨、冬瓜皮干制品100吨,将促进本地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型。

购销合作中,3400万元的新米订单、50万穗鲜食玉米订单及300吨冬瓜订单的落地,直接打通了“土特产”从田间到市场的流通渠道。

一份政策出台、一次签约成功、一个项目落地,让我们看到,九台区立足特色资源,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的决心。

图为九台特产(吕双岐 摄)
图为九台特产(吕双岐 摄)

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山清水秀的马鞍山村、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原生态无污染的山野菜等,都是打响九台特色文化的“金字招牌”。此外,依托着400余家农产品加工产业,赋能特产价值提升,这些独特的禀赋和优势,都在为九台区“土特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坚实根基。

每当春天到来,婆婆丁、柳蒿芽、小根葱、刺五加等山野菜一冒头,就有了开启九台乡村游的最佳理由。如今,九台山野菜美食文化旅游季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知名文旅品牌,山野菜集市、露营美食、非遗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为游客提供集美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盛宴。

当长春“春京西”文旅街区的华灯点亮,“九台贡礼·非遗蔡氏纸葫芦工作坊”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千年纸艺,让古老民俗焕发现代温度。而同步亮相的农民画艺术展,则以浓烈色彩勾勒黑土地上的劳作与节庆,展现九台民间艺术的质朴之美。

找准路子,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推动产业振兴,九台正抓紧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面向未来,九台发展思路清晰,擘画了1653发展蓝图:以打造乡村特色富民产业集群一个目标,聚焦九台贡米、鲜食玉米、林下参、棚膜蔬菜、梅花鹿、林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抢抓“十五五”发展机遇,以科技驱动、品牌塑造、产业融合为引擎,让九台“土特产”的价值喷薄而出。

“我们要推动九台‘土特产’走出吉林、迈向全国,共同打造吉林农业强省的靓丽名。”推介会上,九台区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以“全要素保障零缺位、全周期服务零距离”的标准,当好“金牌店小二”,做好“贴心合伙人”。

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个个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将更好助力九台乡村全面振兴。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特产君,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1325.html

(2)
特产君特产君
上一篇 2025年8月17日 16:08
下一篇 2025年8月18日 11:58

您可能感兴趣

特产网投稿,宣传家乡特产,支持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