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茶山”一杯茶 从贵阳“泡”到全国

到2014年,刘声健的奶茶店发展至10余家,但彼时省内的奶茶市场与他创业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外地品牌大量涌入,传统奶茶同质化严重,转型刻不容缓。

面对外地奶茶品牌的冲击,刘声健盯上了贵州的“土特产”——刺梨。“这果子维C含量是柠檬的100倍,但酸涩到本地人都难接受。”团队花了3年时间,将刺梨汁与茉莉花茶、气泡水调和,最终调出“苦中带甘”的独特口感。2016年,“贵阳冰茶”一上市就成爆款,如今年销量超百万杯。

图为“去茶山”景区门店招牌和主打产品
图为“去茶山”景区门店招牌和主打产品

此后几年,“去茶山”陆续开发了抹茶系列、刺梨系列、糯米系列等茶饮及延伸产品,以独特的风味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引领贵阳茶饮新风尚。

2023年夏天,随着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贵州“村超”旅游名片横空出世,爽爽贵阳及贵阳路边音乐会等文旅品牌的出圈,吸引着更多省外的顾客来到贵州。当游客举着“去茶山”打卡甲秀楼时,刘声健意识到,这杯茶已超越饮品,成为贵州文化的“液体名片”。

“起初有的游客会在离开贵州时带走几杯。”刘声健笑着说:“后来他们不满足于带走奶茶,而是要把店带走,问我们是否能将店开到他们家乡。”

图为“去茶山”购物中心门店招牌和主打产品
图为“去茶山”购物中心门店招牌和主打产品

游客的建议激发了“去茶山”团队的灵感,他们随即以“你最希望去茶山去哪儿开店”为题,选几个热门城市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投票,最终深圳得票最高。

2023年开始,从深圳出发,“去茶山”在省外陆续开店35家,占全部58家门店的60%,以茶饮为载体,源源不断将贵州特产销往省外。据不完全统计,“去茶山”每年消耗贵州抹茶20吨、绿茶12吨、刺梨原汁100吨、山花牛奶800吨,架起“黔货出山”新桥梁。

“我们不是在做生意,是在种一棵树。”刘声健常说,这棵树的根,扎在贵州的茶山与田野里;枝叶,正随着新式茶饮的东风,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图为“去茶山”主打产品和文创周边
图为“去茶山”主打产品和文创周边

今年,“去茶山”和贵阳文旅围绕“茶饮+城市文化”,共同开发青岩玫瑰抹茶鲜奶茶等春夏秋冬四季联名产品,开设《贵阳手札》茶饮文化专栏,并与在地学术机构探索茶文旅融合新范式,实现品牌和城市相互引流的良性循环。

“去茶山”坚守初心,专注打造“一杯好喝的水”。这杯始于贵阳街头的茶饮,正以最朴素的方式,讲述着另一种关于“黔货出山”的贵州故事。

文章来源:贵阳日报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作者:特产君,版权归其所有。挑挑礼・特产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aotiaoli.com/techan/41319.html

(4)
特产君特产君
上一篇 2025年8月15日 17:05
下一篇 2025年8月17日 16:08

您可能感兴趣

特产网投稿,宣传家乡特产,支持乡村振兴!